10月21日,民政部召開“民政這五年”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全國省級老齡工作體制改革已基本完成,各省(區、市)老齡辦均設在省級民政部門,省級民政部門均成立了老齡工作處室承擔相應職能。
使用期貨配資網站有幾個好處。首先,它可以放大收益潛力。通過借用資金,投資者可以增加其交易規模,從而提高潛在利潤。其次,它可以提高資金利用率。通過使用杠桿,投資者可以交易更多資金,從而提高其資金效率。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我國老齡、農村養老、社區和居家養老、兒童關愛等相關工作。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數量、床位數量分別占全國養老服務機構設施數和床位數的90.1%、37.4%。
下一步,民政部將加快推進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推動養老服務資源向老年人周邊、身邊、床邊匯聚,構建一刻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圈。
全國省級老齡工作體制改革已基本完成
民政部老齡工作司副司長廖明介紹,2023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后,民政部成立老齡工作司,承擔全國老齡辦日常工作,積極指導地方推進老齡工作體制改革。
截至目前,各省(區、市)省級老齡工作體制改革已基本完成,省級層面均保留老齡工作委員會,老齡委主任大多由分管民政工作的省領導擔任。各省(區、市)老齡辦均設在省級民政部門,省級民政部門均成立了老齡工作處室承擔相應職能。市縣老齡工作體制改革正在加緊推進中。
下一步,民政系統將健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實施機制,出臺一批讓老年人有獲得感的政策措施。統籌完善社會保障、養老服務和健康支撐體系,優化老年人救助和社會福利制度。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保障老年人勞動就業創業權益,創造適合老年人的多樣化、個性化就業崗位。
此外,廖明還介紹了“銀齡行動”有關情況。自2003年以來,全國老齡委統籌領導、中國老齡協會具體組織開展“銀齡行動”老年志愿服務活動。“銀齡行動”從5省份試點到31省份全面推開,形成國家、省、市、縣攜手發動各領域老專家開展支農支教、健康服務等公益行動的良好局面。截至2024年7月底,參加“銀齡行動”的志愿者總人次已超700余萬,開展援助項目4000多個,受益群眾4億多人次。
鄉鎮敬老院逐步轉型區域養老服務中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永新介紹,近年來,我國拓展鄉鎮敬老院功能,逐步使鄉鎮敬老院轉型成為具有全日托養、日間照料、上門服務、區域協調、服務轉介等功能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
民政部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將政府設立的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運轉費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所需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積極培育扎根鄉村、貼近村民的養老服務市場主體,專業化、連鎖化建設運營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同時,加強閑置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綜合利用,優先改建為養老機構、老年食堂、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等農村養老服務場所。
今年,我國新增3億元中央財政資金支持59個試點地區開展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試點。李永新表示,民政部將聯合財政部加強全過程跟蹤管理指導,探索形成農村養老服務有效發展模式。
將加快推進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
在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方面,民政部指導各地以縣域為單位,統籌規劃布局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打造了一批功能銜接、服務互補、區域聯動的示范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數量、床位數量分別占全國養老服務機構設施數和床位數的90.1%、37.4%。
同時,引導各地聚焦居家高齡、失能、獨居、空巢等老年群體需求,提供日間照料、短期托養、康復護理、心理支持等社區養老服務,探索家庭養老床位建設以及助餐、助潔、助浴、助行、助醫、助急等居家上門服務。
“下一步,民政部將加快推進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推動養老服務資源向老年人周邊、身邊、床邊匯聚,構建一刻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圈。”李永新表示,還將指導各地用好各類資金投入渠道,落實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開發性金融等支持措施,研究延續并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稅費優惠政策,推動完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結構和評價體系。
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平均保障標準1484.1元/人.月
在兒童福利工作方面,2019年以來,民政部會同公安部、財政部等部門連續出臺了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政策,民政部兒童福利司副司長趙泳介紹,“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主要是指父母雙方不能完全履行撫養和監護責任的兒童,通俗地講就是‘事實孤兒’。”
他介紹,為做好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2019年、2020年,民政部聯合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兩個關于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政策文件,首次在國家層面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范圍,參照孤兒標準發放基本生活補貼。
民政部指導各地及時、足額發放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補貼,穩步提高保障標準,指導部分省份結合本地實際,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年滿18周歲后仍在校就讀的,延續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或發放助學金。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共有41.4萬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被納入保障范圍,平均保障標準為1484.1元/人.月,在各類困難群體保障標準中居前列。
開展“關愛服刑和戒毒人員子女,精準保障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專項行動,加強服刑和戒毒人員子女關愛服務,建立長效機制。
同時,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基層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走訪摸排和關愛服務重點對象,啟動開展“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培訓指導基層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全面掌握政策,及時幫助符合條件的兒童家庭辦理申請。
對于因父母進城務工成為留守兒童的,民政部也加強關愛保護工作力度。趙泳介紹,去年11月,民政部等14部門印發《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部署實施精神素養提升、監護提質、精準幫扶、安全防護和固本強基等專項行動,全面提升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全面發展。
“每年六一、寒暑假期等重要節點,指導各地民政部門深入開展為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送溫暖送關愛活動邯鄲股票配資,通過加強走訪探視慰問,組織開展特色活動,引導動員各方力量,匯聚關愛兒童社會合力。”趙泳說。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股票配資門戶網觀點